拿事當事,認真較真 | |||||
| |||||
近來細細讀了玻璃大王曹德旺先生的自傳《心若菩提》,這本書記錄了他從商30年,從最初結緣玻璃,經過一路的艱辛創業,秉持天道酬勤的理念,最終將一家鄉鎮玻璃企業打造成全國民營企業500強“福耀集團”的故事。 此書讀之,愛不釋手;讀后,我仍忍不住掩卷沉思…… 把用心盡力作為一種基本態度,“拿事當事” 讓我感慨最深的便是:曹先生的成功絕非偶然。從書中描寫到的幾件事便可一見:別人不重視甚至沒發現的“小問題”,他卻總能“拿小事當大事”,并積極尋求到解決方案。比如集團上市后發展遲緩,他就飛到美國尋找答案,甚至二刷福特博物館,向100年前的美國取經;認為自己管理方法有欠缺,他就按照MBA教綱自學國際金融與貿易、財務與金融學等課程……這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,仿佛駐扎在他的血液里,讓他不斷地突破自身的局限,突破企業的局限,把一個鄉鎮企業一步步發展狀大,最終走上世界的舞臺。 《道德經》中有言:“圖難于其易,為大于其細;天下難事,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,必作于細”。反思自己,若我在日常工作中“拿事當事”,把小事做細,把細事做透,算清算好每一筆賬,做好每一次成本管控,雖不及曹先生登峰造極,卻也能為自己提高工作能力,為項目的財務管理提供保障,為推進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個人的綿薄力量。 把求真務實作為一種樸素原則,“認真較真” 較真,是一種態度;認真,是一種精神。 在日常工作中,不管是一個小數點、一個符號,或著看似一個不足輕重的錯誤都可能對企業造成損失,財務管理工作中尤為如此。 企業中只要存在一位“差不多先生”,那么他粗心審核的發票不合規就有可能引發企業的稅務風險,編制報表數據小數點錯位就可能導致整個企業的指標失真,統計數據分析有誤就可能對整個公司的發展決策產生消極影響...在一次次“差不多”中引發各類風險。 “千里之堤,毀于蟻穴”。較真的態度、認真的精神,不僅是對自己負責的工作精神,亦是每位員工職業生涯的寶貴財富,是推動企業蓬勃發展的中堅力量。 回看現在,企業中精致利己者有之,佛系躺平者更比比皆是,在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新時代,若每位員工都能將這種“拿事當事 較真認真”的工作精神貫徹到日常工作中,在工程局搭建“一體兩翼”產業新格局,穩步朝著“成為最具行業特色的一流國際工程公司”的目標邁進的路上,我們也能成為那位推動著公司穩步壯大的”曹先生”。 | |||||
【打印】 【關閉】 |
瀏覽次數: |